close

P1100552

西園鹽場位於西園村

是金門早期重要文化

雖然歷經多次變遷

生產的方式也由煮鹽轉變成曬鹽

現在改為主題教育功能的展館

讓遊客除了參觀還可以增廣見聞

P1100553

▲早期鹽場

▼現今鹽場

P1100555

好懷念以前校外參觀的鹽場

P1100541

不同程度的鹽花

P1100542 

P1100549

不過早期鹽的製作還真繁瑣

這些都是曬鹽的工具

P1100585

P1100548

製作過程耀先將海水引進儲水池,讓海水在池裡曝曬沉澱

P1100566

再用給水溝就像鹽田的大動脈一樣,把儲水池的水引進鹽田

P1100574

經過不同大小的蒸發池作也有不同的功用

給水溝的水放進入大蒸發池ㄝ將水在池底作大面積的曝曬

P1100577

大蒸發池的水放進入小蒸發池,原本3 度的海水經過幾天的曝曬

鹹度也逐漸升高,曬到20 度時,就成了滷水嚕!

P1100579
當然曬鹽也會遇到雨天的時候

工人會事先將滷水放進鹵缸裡,縮小面積,減少雨水滲入

天晴後再引水回到小蒸發池或結晶池繼續曝曬

以前社會工作真辛苦~

不過這麼反覆的工作著

何時才會變成鹽呢?

▼傳統的包裝袋

P1100545

一般來說滷水的鹹度以二十四度最理想

達到二十七度就會結晶啦

這樣結成的鹽,味道最好

如果鹽滷超過三十度,所曬出的鹽就會帶點苦澀

果然曬鹽也是一門學問

▼鹽運竹籤

P1100543

竹籤用竹片削成

上面印著代理商的商號印

下面烙印船號,中間用毛筆寫著“O字OO號的編碼“

光"字"又分天地元黃宇宙洪荒等八種

每個字代表十個號碼

當年是用這種方式來計算挑鹽工的工時

也用來計算鹽艙裝載多少鹽

當時已經有很科學的管理方式囉~~

▼鹽運文物

P1100586

 P1100547     

展示館外面就是鹽田

沿著貝殼路散步

別有一番風味

 P1100580    

P1100570  

溼軟的泥土上還有海鳥的印記

P1100565

我家大師很開心的撿走紀念品“藍鳥羽毛”

P1100560

 

*西園鹽場文化館相關資訊

 

電話:082-355763;每週一休館

地址:金門縣金沙鎮西園里西園1號

 

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arrow
arrow

    思微雅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